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威海电子疗养院2025年度部门预算

发布时间: 2025-04-10 17:09:14 浏览次数: 74

 目录

 

 第一部分 威海电子疗养院概况

  一、主要职责

  二、内设机构

 第二部分 威海电子疗养院2025年部门预算表

  一、部门收支总表

  二、部门收入总表

  三、部门支出总表

  四、财政拨款收支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表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表

  八、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表

  九、财政拨款预算“三公经费”支出表

 第三部分 威海电子疗养院2025年部门预算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 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威海电子疗养院概况

 一、 主要职责

威海电子疗养院成立于1978年,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属于差额补助事业单位。宗旨和业务范围:为信息产业系统职工提供康复与保健服务;休养服务;会议服务;社会医疗保险人员医疗服务

二、 内设机构

 2024年底,威海电子疗养院设有营销部、餐饮部、客房部、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共6个部门。

 

第二部分 威海电子疗养院2025年部门预算表

图片10.png

 

图片11.png

 

图片12.png

 

图片13.png

 

图片14.png

 

图片15.png

 

图片16.png

          备注:威海电子疗养院2025年政府性基金预算经费支出为0万元。

 

图片17.png

      备注:威海电子疗养院2025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为0万元。

 

图片18.png

              备注:威海电子疗养院2025年财政拨款预算“三公”经费支出为0万元。

 

第三部分 威海电子疗养院2025年部门预算情况说明

 

一、关于威海电子疗养院2025年收支总表的说明

按照综合预算的原则,威海电子疗养院所有收入和支出均纳入部门预算管理。收入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其他收入;支出包括: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住房保障支出。威海电子疗养院2025年收支总预算1245.86万元。

二、关于威海电子疗养院2025年收入总表的说明

威海电子疗养院2025年收入预算1245.86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294.86万元,占23.67%;事业单位经营收入950万元,占76.25%其他收入1万元,占0.08%

三、关于威海电子疗养院2025年支出总表的说明

威海电子疗养院2025年支出预算1245.86万元,其中:基本支出294.86万元,占23.67%;事业单位经营支出951万元,占76.33%

四、关于威海电子疗养院2025年财政拨款收支总表的说明

威海电子疗养院2025年财政拨款收支总预算294.86万元。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拨款294.86万元;支出包括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144.65万元、住房保障支出150.21万元

五、关于威海电子疗养院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的说明

威海电子疗养院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4.86万元,比2024年执行数增加0.69万元,增长0.23%。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过紧日子的有关要求,厉行节约办一切事业,严控一般性出,同时坚持有保有压,优化支出结构,合理保障各项重点项目支出需求。具体安排情况如下:

(一)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2025年年初预算144.65万元,比2024年执行数增加3.35万元,增长2.37%,主要原因人员费用增加。

(二)住房保障支出2025年年初预算150.21万元,比2024年执行数减少2.66万元,降低1.74%,主要原因住房改革支出减少。

六、关于威海电子疗养院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表的说明

威海电子疗养院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294.86万元。其中:

人员经费207.10万元,主要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住房公积金、退休费。

公用经费87.76万元,主要包括:水费、电费、邮电费、物业管理费、维修(护)费、专用燃料费、委托业务费。

七、关于威海电子疗养院2025年政府采购预算的说明

威海电子疗养院2025年政府采购预算总额0万元

八、关于威海电子疗养院2025年国有资产占用情况的说明

截至20241231日,威海电子疗养院共有车辆1辆;单位价值50万元及以上通用设备0台(套);单位价值100万元及以上专用设备0台(套)。2025年部门预算安排更新购置车辆0辆;单位价值50万元及以上的通用设备0台(套);单位价值100万元及以上的专用设备0台(套)。

 

第四部分 名词解释

一、收入科目

(一)财政拨款收入:指中央财政当年拨付的资金。

(二)事业收入: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

(三)事业单位经营收入: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三)上年结转:指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结转到本年仍按原规定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

二、支出科目

)社会保障和就业(类)行政事业单位养老(款):指用于行政事业单位养老方面的支出。

1.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项):指机关事业单位实施养老保险制度由单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支出。

2.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支出(项):指机关事业单位实施养老保险制度由单位缴纳的职业年金支出。

)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类):反映用于资源勘探、制造业、建筑业、工业信息等方面支出。

)住房保障支出(类)住房改革支出(款):指机关事业单位按照国家政策规定用于住房改革方面的支出。

1.住房公积金(项):是按照《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规定,由单位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该项政策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全国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职工中普遍实施,缴存比例最低不低于5%,最高不超过12%,缴存基数为职工本人上年工资。行政单位缴存基数包括国家统一规定的公务员职务工资、级别工资、机关工人岗位工资和技术等级(职务)工资、年终一次性奖金、特殊岗位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规范后发放的工作性津贴、生活性津贴等;事业单位缴存基数包括国家统一规定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特殊岗位津贴等。

2.购房补贴(项):是根据《国务院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1998〕23号)的规定,从1998年下半年停止实物分房后,房价收入比超过4倍以上地区对无房和住房未达标职工发放的住房货币化改革补贴资金。中央行政事业单位从2000年开始发放购房补贴资金,地方行政事业单位从1999年陆续开始发放购房补贴资金,企业根据本单位情况自行确定。在京中央单位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单位<厅字〔2005〕8号>》规定的标准执行,京外中央单位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的政策规定和标准执行。

)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事业单位经营支出: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